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风俗 > 正文

呼和浩特:民俗文化闹新春 文艺惠民年味浓

类别:张家界风俗 日期:2021-3-4 3:08:46 人气: 来源:

  慈善公益报-中国公益在线()3月1日电 正月十六游九曲,大地回春五谷丰。舞龙、社火、扭秧歌、游九曲……自治区文明村镇格此老村,至今传承着传统的元宵节民间文化活动——九曲黄河阵灯游会。

  每到元宵节,从正月十三一直到正月十六,这里舞龙、请灯官、高跷、社火等表演,晚上开始唱大戏,还有秧歌、游九曲等活动,可谓热闹非凡。传统“闹元宵”文化活动是当地百姓为了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对美好生活憧憬向往。

  正月十六当天,中国公益在线记者站李建峰和20多位书画家应邀来到赛罕区黄合少镇格此老村,探访体验了这里代代相传、原汁原味的传统元宵节民间文化活动。

  下午3点,格此老村村委会广场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耍社火的村民们敲起了激昂的锣鼓,吹响了欢快的唢呐,秧歌队员们身着彩妆,随着锣鼓载歌载舞。演出现场,锣鼓震天、龙狮齐舞,村民们拿出世代相传的绝活,舞龙、扭秧歌、跑旱船等等,把民俗艺术耍玩得淋漓尽致,让山村尽显浓浓文化味道。

  “演出队伍中有老有少,全是本村的村民,大伙在这里传承民族文化,一方面是喜爱文艺活动,更主要的是为了村里热热闹闹的,来年红红火火。”赛罕区黄合少镇格此老村党支部兼村委会主任赵妙婵说,通过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的基础。

  活动现场,书画家们也身穿彩妆,在队伍中扮上各类人物,扭秧歌、跑毛驴、划旱船等嗨翻全场,现场爆发出阵阵欢笑声,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文艺下乡惠民活动,书法家靳立成、蔡德生、贾耀、宋毅君、樊向忠等人挥毫泼墨,现场为村民写福字和书法,让文化下乡,让年味更浓。

  画家张连成表示,把文化送到老百姓身边,把群众最需要的文艺形式送到最基层,让文艺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书画家许衡、杨鹤芝、袁玉珍、李先峰则纷纷表示,送文化下乡惠民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今后将多多参与此类活动,为建设文化贡献力量。

  当晚,书画家和村民一起体验九曲黄河阵灯游会,现场参与转灯会的群众络绎不绝,365盏围绕着9座大殿,构成古代占卜“九宫”形制,九曲黄河灯阵灯火辉煌,宛如一座灿灿的迷宫。配以锣鼓、秧歌、歌舞等活动,让元宵佳节的氛围更加浓烈。

  如今城市里节庆的味道越来越淡,但村子里还传承着完整的民俗活动,参与性强,年味浓厚。随着人流走进九曲黄河阵,绕来绕去,十几分钟后会到达阵中的龙柱,摸摸龙柱可以为自己及家人祈福,平安。此项活动也成为当地群众节庆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还留下了“转九曲五谷丰登,报老杆消灾”“转了黄河灯,全家享太平”等民间谚语。

  著名民俗专家蔡德生告诉记者,元宵节活动也称灯会、花会,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很有特色,开始于清朝后期,成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今约定成俗已逾百年。从正月十三至十六,每天的内容和主题不同。

  “过去闹元宵、转九曲活动的另外一层原因就是为了‘送瘟神’,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蔡德生说,这对于今年的转九曲活动,可以说寓意重大。

  赵妙禅说:“我们的元宵节活动,历经百年传承、内容丰富独特,下一步,与兵妹妹在机房希望通过民俗文化活动,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在外创业的格此老村村民罗安说:“四五年没回村里了,变化真大。他和很多村民一样,拿起手机边走边拍,由衷为家乡在脱贫后的变化感到自豪。(公益记者李建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