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张家界风俗 > 正文

春节特辑(六):土家年俗大科普

类别:张家界风俗 日期:2023-10-15 20:37:05 人气: 来源:

  古往今来,在张家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一起劳作、生活、繁衍。为宣泄、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以特有的天赋和灵气,吸收、创作、演绎出许许多多形式活泼别致、内容丰富生动的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花灯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种,你小时候是否经常跟着大人后面去看花灯?今天小编带来春节特辑第六期, “土家年俗大科普”之看花灯。

  小贴士:今天是正月初六,商店酒楼正式开张营业,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花灯戏,湖南民间小剧种之一,张家界花灯戏是其中一个支流,流行于张家界市的永定区、桑植县、慈利县、武陵源区的广大城乡。

  张家界花灯有两大流派,一是大庸花灯,二是桑植花灯。二者曲调不同,表演形式也有区别,前者舞,桑植花灯则有三人舞,多人舞。花灯有固定节目曲牌,拌以二胡、大筒、打击乐。尤大庸花灯闹元宵,一人唱,万人和,人山人海,如痴如醉,堪为民间文化一大奇观。其中大庸花灯在张家界及周边农村,流传甚广,影响甚大。大庸花灯是民间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

  大庸花灯的特点是演员少,仅一丑一旦;道具少,两把折扇、一支牧笛、一根马鞭就能登场;乐器少,大筒一把、鼓一面、大、小锣各一、钹两对;场地小,一方木桌就能表演;唱词源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婉转悠扬,既有江南丝竹婉约之韵,又不失土家峒蛮俚俗之音,“咦儿呀得喂”是每出花灯曲目必用之衬词,表演动作载歌载舞,粗犷中透出土家山寨的泥土芬芳。

  每当花灯演出时,简便得很,唱花灯的戏台子,只须在街边巷角上搭着一个乒乓球桌子大小的台子就可以了也有不讲究的街的一隅或田头地角,就可以精彩登场了大庸花灯更是一幕袖珍的歌舞剧,演戏的演员只要两个就足矣,不拘什么人演,只要会唱会舞就行,老少皆宜。围观群众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台上两人表演,数百人帮腔,煞是热闹,衬出春节的浓浓喜庆。

  大庸花灯源于何时?起于何地?至今尚无实据可考。但据清朝同治八年(1869)《续修永定县志》卷六《风俗志》载:“岁时初三日后,城乡盛鼓吹,扮鱼龙、狮子、花灯诸戏。而初九日上九,十三日上元,十五元宵尤盛”。由此可知,早在清朝同治之前,大庸花灯即在张家界市区城乡盛行。传统的永定花灯有一套完整的出演程序。从正月十三日起,无论城里,家家户户必挂彩灯、放烟火、燃炮竹,凡繁华段,十字口,则搭起一座座舞台,大者如一床斗垫,小者如一张方桌。一对对化妆得如花似玉的花灯男女,穿梭表演,或者上门入户,好客的主人施以茶水,完毕,或打烟,或馈送粑粑以酬谢,大方的富人则派发红包——这是旧时玩花灯乞讨的遗风。

  在老一辈人记忆中,大庸花灯一直年复一年地表演着,张家界人乐此不疲。然而,随着电视等新事物的发展,传统花灯在新一代年轻中已悄然淡化,承传者稀少,花灯成为老艺人怀揣着的绝艺,却没有了表现的舞台,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演形式濒临失传。

  花灯戏曲词极具地方韵味和生活气息,用新闻语言来说,这些都是祖传承了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遗落在民间的文化,谁来传承,让这些“遗珠”重放光彩?这值得我们思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赞助合作:

CopyRight 2002-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